“一個人的西湖”
“一個人的西湖”
邵大浪黑白攝影藝術展在杭啟幕
2024年09月23日 17:28:31 來源: 作者: 本網(wǎng)記者 鄭景懷 文/攝影 通訊員 張宜
展覽視頻 主辦方提供
9月20日,《一個人的西湖》邵大浪黑白攝影藝術展在杭州XIN美術館啟幕,展覽展出了浙江省攝影家協(xié)會副主席,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,著名攝影家邵大浪先生自1991年起拍攝西湖的近30幅作品。
“如果每幅照片的平均曝光以1/30秒計算,那么這次展覽所展出作品的曝光時間累計起來也不會超過幾分鐘,但這組作品的拍攝卻歷經(jīng)我整整30年?!鄙鄞罄巳绱私榻B本次展覽,自1986年來到杭州求學開始,他便很喜歡在課余時間背著相機漫步于西子湖畔。邵大浪始終認為他手中所持的相機不是一臺只有復印功能的工具,而是一支充滿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的畫筆。30年來,他始終懷著好奇心,去探尋西湖以及它的藝術呈現(xiàn)形式。
展覽現(xiàn)場 張宜 攝
邵大浪攝影作品 攝于2015年
邵大浪攝影作品 攝于1997年
邵大浪攝影集
在影像表達語言上,邵大浪采用黑白攝影,因為它能將五彩斑斕的現(xiàn)實世界抽象成黑、白和灰三種色調(diào),簡潔、凝練,也更純粹,彷佛剝離了色彩浮華的表面,進而表達出事物的本質和內(nèi)涵。同時,他始終沿用膠片拍攝西湖,在數(shù)碼攝影日益便捷的時代,膠片攝影那“不可撤回”的創(chuàng)作過程能讓攝影者對每一次按下快門的決定都更加深思熟慮。并且,在拍攝之后攝影者還需經(jīng)過膠片沖洗、照片放大才能獲得最終的影像,這種全手工式操控,更能將攝影者的身心與拍攝對象緊緊交融在一起,而這種更加直面內(nèi)心的創(chuàng)作方式正是邵大浪所熱愛的。
“30多年我一直以一種‘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’的心態(tài)慢慢行走在攝影的路上,或許在有些人看來,我的創(chuàng)作效率并不高,但我知道,有的東西是必須要慢慢熬出來的。一幅作品如果對于作者本人都沒有精神上的價值,也就別指望會對他人具有這種價值?!鄙鄞罄苏J為攝影者的心和影像作品都應該是純粹的,無功利色彩的。
西湖作為杭州的熱門景區(qū),其客流量常年居高不下,在節(jié)假日期間更是常常高達五十萬人次甚至更高,而在邵大浪的鏡頭之下,我們卻看到了一片“一個人的西湖”。
“西湖于我,不只是秀麗景致,也不只是跨越千年的風華與傳奇,而是關乎情懷和理想。心有所信,方能行遠,我不會停下我的西湖心象探尋!”如今,邵大浪依然在尋覓他心中的那片西湖,步履不停。